学生工作

学工新闻

【三下乡】瞻仰红军墓,赓续红军精神

发布时间:2021年07月17日 编辑: 访问量:

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,湖南科技大学“砼心向党行,筑梦新征程”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邵阳市山门镇大合村。7月17日,在指导老师肖鹏飞与山门镇镇长彭武的带领下,志愿者们前往洞口县花园镇李家渡红军烈士墓进行参观,瞻仰红军烈士墓,赓续红军精神。

从大合村出发,驱车近一个小时,大家终于来到了李家渡红军烈士墓,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红军烈士纪念碑,碑上赫然雕刻着由红六军团军团长、开国上将萧克亲笔题写的“红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。面对高大庄严的红军烈士纪念碑,大家受到了深深的震撼,一同在纪念碑前默哀一分钟,以表对红军烈士的敬重。

图为志愿者们在纪念碑前默哀

随后大家前往红军烈士展览馆进行参观,了解红军的红色事迹。在观看完展览馆的介绍视频后,大家知晓了李家渡红军烈士墓的来历——1935年,贺龙、任弼时、萧克、王震率红二、六军团正在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,途中在李家渡一代进行休整时,被国民党飞机发现,投下炸弹,20多名战士当场牺牲,数十名战士受伤。当时,村民王水洪的父亲王康元年仅12岁,在麦子塘放牛时,一颗炸弹落在了他身边,危难之际,红军战士一把将他扑倒,压在身下,王康元的性命保住了,可那位英勇的红军战士却牺牲了。为了报答红军的救命恩情,王康元的父亲王仁德叫上乡亲们,将这次袭击中牺牲的红军战士遗体安葬在了麦子塘的一块空地上,后来又将烈士遗骨移葬长岭界,并为红军战士守墓,时至今日,王家第四代人王军依然坚守在红军烈士守墓人的岗位上,他们四代人的坚守,已持续了86年。

图为志愿者在观看介绍视频

看完视频,志愿者们深受感动,为王家人代代相传的守墓精神表示称赞。紧接着,大家开始参观红六军团展览馆,了解红军所做的清廉赞歌。“一床被面见证军民情”“一捧花生温暖百姓心”“一盏马灯成为传家宝”“不吃鸡肉吃南瓜,吃个萝卜交铜板”等多个红军清廉故事,无不体现着红军热爱人民、体贴百姓的优良作风,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,试问有着这样铁一般纪律的军队,有什么理由不打胜仗呢?

图为志愿者在参观展览馆

心怀烈士前辈,学习红军精神。参观完李家渡红军烈士墓,肖鹏飞说道:“你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,应当学习并传承红军的优秀品格,心怀感恩,了解先贤革命者的艰辛。”在经历此次参观活动后,志愿者们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清廉朴素,深刻的认识到红军是一支全心为人民服务的队伍。红色潇湘,胜景无边,红色精神将一直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下去。